颜体书法培训班训练内容是什么

114人浏览 2025-09-16 22:05:58

7个回答

  • 最佳回答
    又萌又变态
    又萌又变态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xwrerLKomrgBuD-6CQ9bw

    提取码: icvc

    我国文字,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实用价值外,更兼有艺术价值,因此书法作品常与绘画并举,是我国文化的资产,这里有零基础也能学好的书法课 ,15天轻松写出漂亮人生!

  • 起什么名字啊
    起什么名字啊

    颜体书法培训班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书法基础知识:学员将学习颜体书法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笔画、字型结构和构图等基础知识,了解颜体书法的特点和风格。

    2. 书法技法:学员将学习使用毛笔、墨汁和宣纸等工具,掌握正确握笔和运笔技巧,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笔画和技法来书写字体。

    3. 字体练习:学员将进行颜体字体的练习,如行草、楷书、隶书等,通过反复描摹和模仿名家作品来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4. 作品创作:学员将通过学习颜体书法的规范和技法,进行个人作品的创作。他们将练习书写短文或名言警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和艺术创造力。

    5. 临摹名家作品:学员将进行名家作品的临摹,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来学习他们的笔法和表现技巧,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6. 书法欣赏和评析:学员将学习欣赏和评析各时期的优秀颜体书法作品,了解不同书法家的风格和特色,培养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7. 个性培养:学员将通过书法的学习与实践,培养自己的耐心、专注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塑造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

    通过以上训练内容,颜体书法培训班旨在培养学员对颜体书法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书法技巧和艺术修养水平,使其具备一定的书法创作和鉴赏能力。

  • 南征北战
    南征北战

    颜体书法培训班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知识:学员会学习颜体书法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不同字体的特点和风格,掌握颜体的基本构造和书写技巧。

    2. 字帖临摹:学员会通过临摹经典的颜体书法作品,学习和模仿大师的笔画结构和形态变化,提高对颜体书法的感悟和理解。

    3. 书写技巧:培训班会教授正确的握笔姿势、用笔力度和速度的掌握,以及书写节奏和力度的调整。学员会通过练习基本笔画的连续和变化,提高自己的书写技巧和流畅度。

    4. 字形造型:学员会学习如何构建字的结构和比例,掌握每个笔画的起承转合和收尾,注重字的平衡和整体美感,通过不断练习和反复修改,打磨字的形态美。

    5. 作品创作:学员会通过模仿和临摹,逐渐培养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尝试运用颜体书法创作短文、对联、横幅等作品,提升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创作能力。

    6. 赏析交流:学员会参观和研究颜体书法的经典作品,与老师和其他学员一起进行作品的赏析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互相学习和进步。

    以上是颜体书法培训班的常见训练内容,具体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可能因机构和培训班级而有所不同。在实际学习中,也会根据学员的水平和需求,进行个别化的辅导和指导。

  • 是阿涵啊
    是阿涵啊

    扩展资料学习行书要注意把握几个要点:

    一、摆脱楷书的法则

    练习楷书时,我给大家讲的是起笔藏锋,转折处要有提按的变化,钩的笔画要先顿笔再挑出等等,这些要领在写行书是要尽量摆脱和忘记。打个比方,如果把楷书比作武术套路的话,那么行书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从头开始,讲究的是流畅。

    二、认真的临摹

    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摩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在临摹时,要给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赵孟頫的胆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练毛笔字,也可以缩小复印了练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家卢中南、丁永康、吴玉生等人的字帖都可以临写。

    三、读帖

    练习书法的途径不外乎临帖和读帖两种方法,而练习行书,读帖特别重要。我们起点书画班牌匾的书写者田惠君,是我的好朋友,爱好和我差不多。他练字的方法就是读帖,很少临帖,写起字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本来是写隶书的,但是行书也非常优秀。

    四、勤于练习

    练习行书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在写不好的时候觉得没面子,没关系,可以在笔记本上练习,也可以在写日记的时候,练习用行书写给自己看。熟能生巧,从一个字到一段字,从几个字、一行字到一篇字,逐渐掌握行书的规律,慢慢也就形成了属于你自己的行书风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行书

  • 亲亲
    亲亲

    1.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练习硬笔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2.练字都应该练什么?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第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我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③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④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⑤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用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就像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不准确。如果结构不对,笔画的变化再丰富也写不出好字来。

    3.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生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中学生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练字的注意事项

    下面我再谈谈练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书写工具的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无论是钢笔还是圆珠笔都要选用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的好笔。墨色太浅,难以辩认;墨色太黑,又给人以压抑感。在考试时往往会因此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笔迹的墨色以蓝黑色为最好。

    第二个问题: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由于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使用的是圆珠笔,我就以圆珠笔为例谈谈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用圆珠笔写字要采用坐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由于圆珠笔写的字小,所以笔尖的活动要在视觉效果最好的区域。一般右手执笔,笔的位置要略偏右侧。眼睛距纸面约30厘米,胸部距桌边约10厘米。两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住笔杆的左右两侧,中指第一关节左侧抵住笔杆的下方,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靠中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起直辖市控制作用。拇指与笔杆接触点到笔尖的距离约4厘米。笔杆斜靠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钢笔写字还应注意笔尖在外,笔舌在里,让笔尖的中缝接触纸面,以保证出水均匀,线条流畅。

    第三个问题:练字要心平气静,善始善终,不能心浮气躁,敷衍了事。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笔不苟,每一笔都要写得实实在在。有人练字的时候,喜欢在结束前乱画一气,这种乱画是练字的大忌,不但有损笔尖的寿命,而且让练了半天,刚刚取得的进步化为乌有。

    第四个问题:不要轻易变换字体。练字要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扎实在基本功。练字要坚持经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须知:一日练功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在掌握了字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坚持不懈的练下去,轻易不要变换字体。因为一旦变换字体,又得从头练起。

    第五个问题:要学用结合,练写合一,有的同学练字的时候写得很好,但写作业的时候又瞎写一气,这们是永远练不好字的。练过的字平时用到了,应该写的象练时那样好,练一个用一个,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才能练好字。

    第六个问题:各科教师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师要写规范字,其次还要鼓励学生练字。对作业书写潦草的学生要批评教育,让其改正。督促学生练字不只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每个教师都有责任。

    5.练字有三种境界。

    大家都看过金庸的长篇小说《笑傲江湖》,其中有一段对练剑的精辟论述:初学乍练之时,以手使剑,有时剑不听使唤,甚至会伤及自己。练过一段时间之后手剑合一,以心使剑,剑随心走,剑术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剑术的最高层次是心剑合一,无剑无我。举手投足即是剑着,飞花摘叶,皆是利剑,一枚细细的绣花针也能抵挡三个剑术高手,这样的剑术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练字也是我们练字的最初阶段同样是以手使笔。笔由不听手的使唤到逐渐熟练有一个过程,进一步可以发展到笔手合一的境界。这时写字的时候感觉笔是手的一部分,不是在用笔写,而是在用手写。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是可以达到这一境界的。

    练字的第二个境界是以心使笔,心笔合一,心动则笔动。笔下所写的就是心中所想,达到了这一境界,书法水平可以说是小有成就了。包括我在内的我们大家都要努力向这一目标迈进。

    练字的第三个境界是师法造化,无我无笔。古代许多著名的大书法家都是这样的。如王羲之见白鹅游水之姿,悟出“浮鹅钩”的笔势;张旭见担夫争路,公孙大娘舞剑,从中悟到结构点画的争让穿插关系和用笔的疾徐、节奏,大大丰富了其狂草的写法;怀素观夏云海涛,领悟到草书的大气磅礴、翻江倒海之势;颜真卿观屋漏痕、锥画沙,理解了用笔的迟涩和力度。这是我们练字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无论有笔无笔,软笔硬笔,即使是一段枯枝,一把破笤帚,都能写出绝妙的书法作品。

    让我们用心写字,而不仅仅是用手写字,努力向这一理想的境界迈进吧!

    下面谈谈第四个问题:我是怎样练字的。

    开始时我用毛笔临《颜勤礼碑》,后来我找到一本《99天钢笔字速成字帖》,该帖精选99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要求练习者每天练习一个,记住一个,学会一个。练完99天,99个汉字都会写了,触类旁通,其它的汉字也都会写了。我从《颜勤礼碑》中找出这些汉字,每天一个,刻苦练习,不到一个月,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后来,有同学说,我写的颜体很有“颜”味,只是软而无力,原因是我在运笔的时候做不到“中锋行笔”,很多情况下都是拖笔。这个同学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发现了我的毛病,却不能帮我改正。我多方求教,认真观察别人如何写字,终于发现了这一诀窍:别人写字的时候常常捻动笔杆,让笔尖随着运笔转动,始终处于笔画的中间,这样就做到了“中锋行笔”。

    后来,我的另一个同学对我说:“你的字笔画很规范,但组合到一块后并不美观,主要原因是结构不对。要想掌握字的结构,你不如跟着我学写黑体字,笔画象火柴棍一样的黑体字,只有结构对了才美观。”于是我就用板刷沾水,照着报纸新闻的黑体字标题在地板上练习。很快我就掌握了黑体字的写法,并为一些班级书写了大字标语。我发现,在学会黑体字后,许多从未练习过的字体,只要对其基本笔画稍加练习就能写成。这也是我今天建议同学们从黑体字练起的原因。1993年,我参加石家庄市教委组织的书画比赛获三等奖,如今我经常帮助同事们出壁报,写大字,既巩固了练字的效果又提高了写字的水平,既帮助了别人又陶冶了自己。

    以上我们谈了练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大家按我说的去做,我想你一定会取得进步的,因为我指导学生练字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自己写好字,还要指导学生写一手好字。为了让学生写好字,我曾经让学生写过“每日一字”,经过练习,98届学生李超学习庞中华体钢笔字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牛鲲鹏的钢笔字方正谨严自成一体。我还为学生搞过多次书法讲座,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2001届学生胡占雄、李墨等人的硬笔书法作品曾在“世纪之星”书法比赛中获奖。我在学生中开展评比“星级书写能手”的活动,学生练字的热情很高。“三星级书写能手”孙瑞静同学不但书写工整清楚,而且达到了每分钟50多字的书写速度。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用心练用心写总会成功的。当你看到一个个端庄秀丽的汉字从你的笔下流淌而出的时候,当你看到一页页整洁清楚的作业在你的笔下诞生的时候,当你看到作业本上的红对钩和“优”的时候,你不觉得写好汉字也是一种艺术享受吗?让我们走进汉字书法的艺术世界,尽情的挥毫泼墨吧!

  • 亚妞
    亚妞

    少儿学书法:教你从哪种字体练起 少年儿童学习书法,从哪种字体学起比较适合?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学写字要从篆书学起,后学汉隶,再写楷行诸体。理由是沿着书法艺术的演变、发展过程,从发展变化中体会笔法与结体,这是和书法的发展历史一致的。篆书用笔,笔笔中锋以训练孩子的臂力稳健,执笔沉稳,这又与学习书法不相悖。我认为历史的发展,自有历史的发展规律,从原始文字符号到甲骨文字,从甲骨文再到篆书……都经历过多少年代,走过了多少曲折的道路,现代少年儿童学习书法,不应该去走历史的道路。 少年儿童学习书法,该从哪种字体学起呢?我认为,楷书作为少年儿童书法学习的基础是一条正确的途径。这是根据客观实际,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结构特点,对事物的理解、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对字体的实用性感受程度等因素来决定的。 一、少年儿童的年龄结构特点,决定书体的定向选择。 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结构特点,对他们提出书写的基本要求是:书写规范、字体端正、结构严谨、字迹清晰。而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少年儿童学书法时字体的选择。据调查了解,家长将子女选送书法培训班学习,多数在6—10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少年儿童是处于刚开始接触识字的学习时期,此时选修楷书字体,其汉字书写结构刚好与在校老师教学的书写顺序相衔接(书法的点划行笔更加严谨)。这样一来,少年儿童学习书法对识字与写好汉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起来更会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 二、楷书是汉字最成熟的字体,决定少年儿童书体的选择。 楷书是汉字最成熟的字体,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其形体方正,笔划平直,法度谨严,有规有矩,其笔法极完备、清晰,风格多样,流派众多,精彩纷呈,可供选择的可靠范本多,如颜真卿《多宝塔》、《勤礼碑》、《麻姑仙坛记》,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还有赵孟兆页《千字文》,褚遂良《倪宽赞》等等诸家碑帖。唐代碑帖构成我国楷书的一大渊薮。 三、少年儿童对事物理解及其接受能力程度,决定了对楷书的选择。 行书、草书都以楷书为本体,若对楷书基本结构掌握不好,一开始便“龙飞凤舞”,进而应用到作业上去,会造成“未学行,先学飞”的倾向。少年儿童随着其生理及其身体机能的发育,对事物的接触感受能力的提高,对新生的事物充满好奇好胜心理,他们善于模仿,对写好字有强烈的欲望。孩子喜欢学习书法,送他到培训班学习,应该本着其对事物的理解及接受能力程度为前提,有目的选择或要求培训老师授其何种字体。别让孩子学习的东西感到困惑、模糊,无法对号入座,形成思想障碍。反而产生压力,兴趣将不日殆尽。在字体的选择上至关重要。 四、楷书的实用性,决定少年儿童对书体的选择。 少年儿童学习书法,选择楷书入门,是因为楷书是现通行汉字字体,便于学与用相结合,可增加少年儿童对学书法的兴趣。一方面在校学习识字的结构跟培训班老师教的楷书产生联想、衔接作用,学生容易对号入座并把书法艺术移植到硬笔书法上来。学校课堂作业,不知不觉融入楷书书写结体,既加深识字又进一步把字写好。另一方面创作出来的作品,人们普遍易看、易懂、易接受。其书写水平高低也就毫不掩饰地显露出来。书法界上常有这样一句话:“楷书难写”。其难也许就是表现在这里。而篆书字体的字形与现在通行的字体形迹相距甚远,偏旁部首(结构)写法不同,识认起来确有不小困难。也很难应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去,然一位学生学习一种字体投入的时间并非一朝一夕,而收效却与其意愿不相一致。在选择字体上要慎重考虑。 学楷书,是先了解笔的使用,摸清汉字结体的规距。先从楷书学起,这是先入规范,建

    立基础;否则,舍去了根本规范,便学其他字体,很可能导致半路插班,无头无脑,前不着村后不知店,无序无法,为以后的深入学习乱了步调。邻居小民读幼儿园大班时,在一家私塾老师那里学习书法,老师教他学写甲骨文。通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师说他进步很快,家长也感觉不错。有一天,他兴致勃勃地拿了二张字数不多的甲骨文习作给我看看,家长说是让我指点指点。我乍一看,惊觉七、八岁儿童能写出如此苍劲笔划,非一般人所能为之。我称赞他一番后问他,你能读出这二张字的内容来吗?他非常流利地从上而下一口读出。而我折掉上下,留下中间一个字,问他这个字是什么?他居然读不出来。再折另一张,中间留2字,要他从下读起,他依然读不出来。再而我写几个简单的汉字,问他写成甲骨文怎么写,他连一个都不会写,即使勉强写出,也没有一个写得正确。如果他学习楷书,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楷书毕竟易辨识,即使他不识某个字,根据楷书的结构特点拿起毛笔来同样能够写出他学习某家书体的韵味来。这件事一直令我心情感到非常沉重。他写的这二张字,如果摆上展厅或印成书集,相信一定能令书家、家长们惊赞,偶尔参加一些大奖赛,也许还能获个大奖。可后果,却令人深思。 少年儿童学习书法选择楷书入门,是建立在对汉字基本结构上的认识,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有了楷书基础,才去进一步学习行书、草书、甲骨、篆书、隶书。我觉得这样顺序一步一步来,学生也较易理解接受。有志于从事书法研究的,再确定专题是由“面”及“点”,由“博”反“约”的比较适合的一个系统拾级

  • 盐水太妃糖
    盐水太妃糖

    最好是自学,先一笔笔的写,不要草书,坚持一段时间,不要管有多难看,只要是一笔一笔的写出来的,写慢一点无所谓,但坚决不能草。这个其实是实践去掌握熟悉字体的字形结构,做到心中有谱。 当可以工整端正的写好一个字,开始参照点如瓜子什么的写正楷,也可以照贴描,但是我的建议是自已练小楷,字最好有自个的特色,描好的字只有其神,没有其韵,光好看,但不是自已的东西,难得有什么好的成就,再想有自已的特色就难了,要讲究自成一体,最好自个坚持写,不去描悟出字干间的秀美。 然后掌握了以上两点,爱写什么体,可以很快悟出一个字体的细节,学得很快,并且心有灵犀融合自已的风格在里面。 我练字没描过贴,小时候写田字格练字本,一笔笔的画的,然后就那么成了,后来有中意的体就会学得很快,个人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