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我自始至终对于Drawing和Painting的关注侧重于其对设计方向的运用,所以我的回答更偏重于之于设计上对二者的理解。Fine Arts部分我只是因为认识一些同学略微了解,所以实际我不是回答题目的合适人选。
我们国内所认为的素描实际上是西方的Drawing。Drawing直观来看就是用铅笔之类的工具画,与之对应的Painting是用笔刷去涂。有没有颜色不是关键。
Drawing一开始是一种草稿,因为Painting的工具材料非常贵,准备起来也非常的费时,那么在正式开始画之前就需要做一些构想;平常有灵感时也需要快速的记录。这就是Drawing最开始的作用,它强调的就是快速、直观而准确的进行表达(插播:painting直到管状便携颜料的出现应该才真正解放,所以印象派的出现不是偶然。也因此Winsor&Newton在画材界有着传奇的地位)。实际上真正的难点在于表达,而不是记录。也就是大家说的“画出心中想象的东西”。所以有了对Drawing形式、方法和教学的研究,怎么样最快记录形态,形态有没有规律,可不可以推测......这些探索使Drawing的发展侧重于比较客观的分析,也因此在设计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设计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寻找解决方案是靠分析,而不是拍脑袋的灵感。
看完上面冗长的介绍,你再翻翻《素描的诀窍》,我觉得我已经基本解释清楚“本书这种画法”的优势和亮点了。或者你都不用翻开,看封面第一页那张握着铅笔的手。
<img data-rawheight="568" data-rawwidth="416" src="https://pic1.zhimg.com/50/59f2f7073dd556d2f36e085c50385a60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6">你觉得对一个熟练画家,这张画要用多长时间?或者要画多少笔能完成这幅画?你觉得对一个熟练画家,这张画要用多长时间?或者要画多少笔能完成这幅画?
再看下面这幅
<img data-rawheight="375" data-rawwidth="5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f85948c83fad2ab7d7b58fb2b242abce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85948c83fad2ab7d7b58fb2b242abce_r.jpg">同样的问题:对一个熟练画家,这张画要用多长时间?或者要画多少笔能完成这幅画?
同样的问题:对一个熟练画家,这张画要用多长时间?或者要画多少笔能完成这幅画?
思考完后,我们换个角度:这两幅画分别表达了哪些信息?
在我看来两幅画的主要信息基本一致:用手握笔画画。
对于一个熟练画家,第一幅画可能10分钟都不要,而第二幅再熟练半个小时之内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传达相等的信息量,何必选择一种更费时的方式呢?那么最快传达同等信息的方式是什么呢?
<img data-rawheight="957" data-rawwidth="13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f90caffec9a7a7f9da00712439256023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90caffec9a7a7f9da00712439256023_r.jpg">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相机出现之后绘画的几乎已经失去了其记录的作用。传统写实绘画中多年训练才能养成的快速记录光影,质感,结构......现在人人都可以做到,打开手机即可。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相机出现之后绘画的几乎已经失去了其记录的作用。传统写实绘画中多年训练才能养成的快速记录光影,质感,结构......现在人人都可以做到,打开手机即可。
但为什么仍然有无数的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用速写簿去收集素材,去记录灵感?为什么Drawing的教学一定要作为西方设计教学的第一课?
很简单,因为绘画可以做“减法”,这个过程就叫做Abstract抽象。如果我用照片来讲述“用手握笔画画”这个内容,我很难去减少无关的元素。比如:手的质感,铅笔的质感,周围的光源,背景,皮肤,血管......当然图中的照片非常成功。但是和第一张画相比,我要精细的布光,用很长时间做后期。而一个快速的Sketch我就可以删去这些无关要素,同时我可以通过加强握笔关节和肌肉的形态变化和黑白,来强调“握笔”的动作;加强笔头这个特征,强调了握住的是铅笔,而不是木棍。
这幅画好在哪里?它用最快,最平实的语言,强调了核心信息。这是在照相技术如此普及的今天Drawing的实用价值。这也是西方美术院校任然如此强调Drawing教学的原因:
之于设计,你如果不能抓住核心关系,你如何能在庞杂的信息中高效分析?如果你不能高效表达你的思考,你如何与你的客户,你的合作者交流?
之于Fine Arts,也是同理。今天的Fine Arts早就不是做个漂亮东西的时代,你需要表达的是你的思想。
-----------------------------------------------------------------------------------------------------------------------------------------
理清了Drawing的意义,我接下来讲讲我的经历。我上个学期在伦敦的UAL交换,圣马丁(是的就是那所服装系蝉联所有排行榜第一的传奇学校)的建筑专业,我换了专业,所以交换过去是大一,也就是他们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的经历只代表英国这一派的学校(美国我面试之后,发现在很多方面的差异实际上非常大)。
开学前20天左右,我们收到了第一次作业的邮件(相当变态,开学前就开始做作业)Drawing的练习。作业要求翻译成中文大致是:动态人物写生,带场景,尽量多人组合。特别注明:打电话,看书等动作幅度比较小的不算,不允许拍照再画。在圣马丁这种作业一般起交量是A4一本,也就是20张左右。这是建筑学专业的作业,而且是大一新生开学。这种作业估计中国考前班磨砺一年的学生看到都头疼。
顺带介绍一下英国艺术基础教育的情况。英国的高中一般很少包含艺术类的课程,我问过的很多人是说没有。但要报考艺术类专业同样是需要作品集和面试的。于是,这些大学级别的艺术学院就会开办一些Foundation课程,实质就是国内的考前班,只是是由大学来开设(中央美院好像几年前停掉了)。这样的课程主要就是教基础的绘画知识以及创作的思考方式(根据报考的专业有极小的差异)。但不是所有人都会上这样的培训,因为即使上了,对于很多名校的录取率也是很低的,多低呢?就圣马丁的建筑来看(平面,工业设计会相对好进一些),100人左右的班可能就3个人(3人中还有两个最后实际去了AA),服装就更变态了。英国本科3年,Foundation就相当于把其他国家第一年基础部功能给取代了(大一基础部这种教学模式是美国学校开始的),但实际上其变成考前班后效率是相当之低,后文再说。
我和你一样也好奇,这么传奇的学校,学生究竟是什么水平?开学第一天下午,我们把桌子拼了一长条,70个人把自己的作业放在桌前。(手机丢了,我随便盗几张老师拍的照片)
<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1.zhimg.com/50/900bc04e17f6e8153924aeed79a2eb9c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00bc04e17f6e8153924aeed79a2eb9c_r.jpg"><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ba10ae1dfde473f28db9ef3534353f16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a10ae1dfde473f28db9ef3534353f16_r.jpg"><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2.zhimg.com/50/721f4ebbc71575e804aac19a6004e1d5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21f4ebbc71575e804aac19a6004e1d5_r.jpg"><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2.zhimg.com/50/a227f8be8786e1f3157f37a909476bb5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227f8be8786e1f3157f37a909476bb5_r.jpg"><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4.zhimg.com/50/be7159f8f7933c7e1e2ed9b8b98082ef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e7159f8f7933c7e1e2ed9b8b98082ef_r.jpg"><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4.zhimg.com/50/03cfa2a3082b9cc6b0fab42d14405eeb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03cfa2a3082b9cc6b0fab42d14405eeb_r.jpg"><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3.zhimg.com/50/92d79d634346026a23aa9df99e458fd6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2d79d634346026a23aa9df99e458fd6_r.jpg"><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0cc6e6eb9dceaef5996bf34aa6d5a1c2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cc6e6eb9dceaef5996bf34aa6d5a1c2_r.jpg"><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1.zhimg.com/50/8ee7e424b41e014ae3628374eb3b8230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ee7e424b41e014ae3628374eb3b8230_r.jpg">全班同学都震惊了,我擦,这真的是同一个作业吗????(其中有一张是我的)全班同学都震惊了,我擦,这真的是同一个作业吗????(其中有一张是我的)
类似第三图这种超写实,实际上还有好几个人画,只是很可惜我在老师的相册里面只找到一张。
<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2.zhimg.com/50/721f4ebbc71575e804aac19a6004e1d5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21f4ebbc71575e804aac19a6004e1d5_r.jpg">能达到这种水平的超写实在西方学生中是非常多的。留心一下每年招生季,招生的Facebook,有无数的学生捧着这样的作品问老师,我能进吗?如果学校愿意,它可以只录取这种绘画水平的学生,选择余地同样很大。这的确是绘画的功底扎实,而且这种学生之后的作业很容易做的非常出色,即使设计专业也是如此。能达到这种水平的超写实在西方学生中是非常多的。留心一下每年招生季,招生的Facebook,有无数的学生捧着这样的作品问老师,我能进吗?如果学校愿意,它可以只录取这种绘画水平的学生,选择余地同样很大。这的确是绘画的功底扎实,而且这种学生之后的作业很容易做的非常出色,即使设计专业也是如此。
<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1.zhimg.com/50/8ee7e424b41e014ae3628374eb3b8230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ee7e424b41e014ae3628374eb3b8230_r.jpg">但为什么还要招这样子的学生呢?或者你看前面那些画,大部分人从来都没有画过人,甚至有些学生都没有打算去尝试,直接用照片,用物体。大家也没有学过结构,也没有写生过人体(我可以肯定有人都没画过画),这样的作业有意义吗?
但为什么还要招这样子的学生呢?或者你看前面那些画,大部分人从来都没有画过人,甚至有些学生都没有打算去尝试,直接用照片,用物体。大家也没有学过结构,也没有写生过人体(我可以肯定有人都没画过画),这样的作业有意义吗?
请再上滑去看看Drawing的意义,对应到这几幅画,你又会如何评价?(忽视我那张乱入的,相比之下不是一张合格的作品)
今天国内很多人(甚至包括业内人士)还在把“真不真”作为一个评价标准,不用解释“结构对不对,多长时间能画的相对完整,光影对不对......”这些都是“真不真”的外衣。自照相技术发明那天起,这就注定不会是一幅画的评价标准之一。
现在来看,英国有像国内一样系统的Drawing课程吗?(我认为一个系统的Drawing课程至少包含静物、人体的写生与临摹,而且应该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相互的评价之下进行)
答案是没有的。即使你看Fine Arts的课程也一样,搜一搜圣马丁大一Fine Arts的展,平面绘画都很少,基本是装置和立体雕塑,少量是行为艺术。
你会问是不是这部分的教学是在Foundation完成的?可以这样说,但你看看上面的图,其中大多是上过Foundation的。
我要再讲一次那个故事:开学当天,有学生问:“要怎么提高Drawing的技能?”系主任回答:“Practice!”
到这里这个问题基本讲清楚了,你可以打开《素描的诀窍》,然后边看边开始Practice了
------------------------------------------------------------------------------------------------------------------------------------------为什么Foundation了一年,大家的Drawing技能没有多少提高呢?因为在这些学校看来,这种技能根本不必费时间教。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多,自然而然就会有提高。Drawing的问题就那么几个,翻哪本书都差不多,不懂看书就好(国外教材大多靠谱,国内靠谱的人不会费神写这种基础教材的)。美术馆大量的藏品,喜欢什么风格,带上本子去临(我不会画手,就去National Gallery一个下午,顺着把觉得塑造的好的手临一遍,第二天再去临脚和衣褶。这点可能就是国内比较劣势的地方了)。松散的Foundation状态下真的有人玩了一年。国内奉为至高无上的所谓抓型,结构,质感等等技能,在如此大的作业量下(一般情况那种sketch book也就是这边所谓的Research,所有专业无一例外一个月基本要交一本),你觉得需要,几年就掌握了。至于课堂教学在学什么,这与本题无关,不论述。
----------------------------------------------------------抒情分割线----------------------------------------------------------------
我要续一个非常个人的结尾。我要讲讲我最喜欢的一张作业。作业要求是这样的:给了我们一张地图,是一个市场(类似于我们农村赶集的一个定期开放的路边摊),我们要去这个市场买一个不超过5镑的东西,然后研究它,用15张画表现研究成果。
<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3.zhimg.com/50/92d79d634346026a23aa9df99e458fd6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2d79d634346026a23aa9df99e458fd6_r.jpg">这组画是我们学习委员画的(类似国内班长,负责班级各种日常琐事)。他随身会带着十几个色的儿童画彩笔,而且会用那样的笔做笔记。他的Foundation是在UAL的Wimbledon读的,这个学院以Fine Arts和舞台美术专业见长。
这组画是我们学习委员画的(类似国内班长,负责班级各种日常琐事)。他随身会带着十几个色的儿童画彩笔,而且会用那样的笔做笔记。他的Foundation是在UAL的Wimbledon读的,这个学院以Fine Arts和舞台美术专业见长。
很可惜我找不到他那次作业的图了,但是风格、感受和上图类似。我们当时小组互评,看见他的作业时没人知道画得是什么,全是非常凌乱线条(几乎没有色调,各种色彩都有?)或者各种色块。只有一张略微有个超人的形状。
那么他研究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一张硬壳包装纸,上面有一个蜘蛛侠,类似下图:
<img data-rawheight="900" data-rawwidth="1440" src="https://pic4.zhimg.com/50/f8437268d86437e2548d8c39161b77c7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8437268d86437e2548d8c39161b77c7_r.jpg">当然那张包装纸颜色比这个凌乱粗糙多了,上面某处应该印着made in China。
当然那张包装纸颜色比这个凌乱粗糙多了,上面某处应该印着made in China。
就他的作业评分,我和小组同学吵到下课,即使当时英语水平,可能同学根本听不懂我说什么。
同学一致认为按照作业标准这个作业应该得低分,我说他的画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抓住了物体带给我们的最直观感受,并且用画面给了我们相同的感觉,这难道不是视觉艺术的追求吗?
最后小组投票表决,我输了。
我后来一直在想儿童画和很多抽象作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我们看幼儿园小朋友们画”爸爸妈妈“:妈妈就是长头发,爸爸比妈妈高,妈妈穿着裙子,四肢就是四个长条,脑袋就是一个圆圈放在身子上......你可以说结构不对,比例不对,没有光影等等,但是你知道这是人。这就是人,或者爸爸妈妈这个形象给我们的直观感受,我们会记得手指如何精巧的连接,盆骨如何微妙的支撑吗?
我们刻苦练习,经过多年学习之后掌握了各种技法,使我们的画”真实“”漂亮“。每次开始绘画,我精细的考虑构图,形状,黑白灰,光影。很多时候画到一半,我会感觉很失落,我实在记不起当初我为何开始,我该在什么位置加重笔墨,来引起共鸣。我们早就忘了当初看到这个物体的第一感受,或者我们早已习惯忽略这种感受了,这种感受片面、”不真实“。
所以我一直记着这幅作品。真正最难实现的:不是表现了某种思想,而是引发了相同的感受,更难得的是加强了这种感受。
这也是UAL教会我的一个原则:不论用任何形式、手段、媒介,去带观者体验你所要表达的想法。
后来,我们有一个作业,很长一段时间纠结于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平面绘画手段表现气味?大讨论之后,系主任是这样说的:”你们想想动画片里,是怎么表现闻到香味的?那会是一阵有着优美曲线的烟雾,有时还带着手,勾勾你鼻子。然后主人公就随着手指,飘到了窗台的蛋糕边
我自始至终对于Drawing和Painting的关注侧重于其对设计方向的运用,所以我的回答更偏重于之于设计上对二者的理解。Fine Arts部分我只是因为认识一些同学略微了解,所以实际我不是回答题目的合适人选。
我们国内所认为的素描实际上是西方的Drawing。Drawing直观来看就是用铅笔之类的工具画,与之对应的Painting是用笔刷去涂。有没有颜色不是关键。
Drawing一开始是一种草稿,因为Painting的工具材料非常贵,准备起来也非常的费时,那么在正式开始画之前就需要做一些构想;平常有灵感时也需要快速的记录。这就是Drawing最开始的作用,它强调的就是快速、直观而准确的进行表达(插播:painting直到管状便携颜料的出现应该才真正解放,所以印象派的出现不是偶然。也因此Winsor&Newton在画材界有着传奇的地位)。实际上真正的难点在于表达,而不是记录。也就是大家说的“画出心中想象的东西”。所以有了对Drawing形式、方法和教学的研究,怎么样最快记录形态,形态有没有规律,可不可以推测......这些探索使Drawing的发展侧重于比较客观的分析,也因此在设计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设计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寻找解决方案是靠分析,而不是拍脑袋的灵感。
看完上面冗长的介绍,你再翻翻《素描的诀窍》,我觉得我已经基本解释清楚“本书这种画法”的优势和亮点了。或者你都不用翻开,看封面第一页那张握着铅笔的手。
<img data-rawheight="568" data-rawwidth="416" src="https://pic1.zhimg.com/50/59f2f7073dd556d2f36e085c50385a60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6">你觉得对一个熟练画家,这张画要用多长时间?或者要画多少笔能完成这幅画?你觉得对一个熟练画家,这张画要用多长时间?或者要画多少笔能完成这幅画?
再看下面这幅
<img data-rawheight="375" data-rawwidth="5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f85948c83fad2ab7d7b58fb2b242abce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85948c83fad2ab7d7b58fb2b242abce_r.jpg">同样的问题:对一个熟练画家,这张画要用多长时间?或者要画多少笔能完成这幅画?
同样的问题:对一个熟练画家,这张画要用多长时间?或者要画多少笔能完成这幅画?
思考完后,我们换个角度:这两幅画分别表达了哪些信息?
在我看来两幅画的主要信息基本一致:用手握笔画画。
对于一个熟练画家,第一幅画可能10分钟都不要,而第二幅再熟练半个小时之内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传达相等的信息量,何必选择一种更费时的方式呢?那么最快传达同等信息的方式是什么呢?
<img data-rawheight="957" data-rawwidth="13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f90caffec9a7a7f9da00712439256023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90caffec9a7a7f9da00712439256023_r.jpg">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相机出现之后绘画的几乎已经失去了其记录的作用。传统写实绘画中多年训练才能养成的快速记录光影,质感,结构......现在人人都可以做到,打开手机即可。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相机出现之后绘画的几乎已经失去了其记录的作用。传统写实绘画中多年训练才能养成的快速记录光影,质感,结构......现在人人都可以做到,打开手机即可。
但为什么仍然有无数的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用速写簿去收集素材,去记录灵感?为什么Drawing的教学一定要作为西方设计教学的第一课?
很简单,因为绘画可以做“减法”,这个过程就叫做Abstract抽象。如果我用照片来讲述“用手握笔画画”这个内容,我很难去减少无关的元素。比如:手的质感,铅笔的质感,周围的光源,背景,皮肤,血管......当然图中的照片非常成功。但是和第一张画相比,我要精细的布光,用很长时间做后期。而一个快速的Sketch我就可以删去这些无关要素,同时我可以通过加强握笔关节和肌肉的形态变化和黑白,来强调“握笔”的动作;加强笔头这个特征,强调了握住的是铅笔,而不是木棍。
这幅画好在哪里?它用最快,最平实的语言,强调了核心信息。这是在照相技术如此普及的今天Drawing的实用价值。这也是西方美术院校任然如此强调Drawing教学的原因:
之于设计,你如果不能抓住核心关系,你如何能在庞杂的信息中高效分析?如果你不能高效表达你的思考,你如何与你的客户,你的合作者交流?
之于Fine Arts,也是同理。今天的Fine Arts早就不是做个漂亮东西的时代,你需要表达的是你的思想。
-----------------------------------------------------------------------------------------------------------------------------------------
理清了Drawing的意义,我接下来讲讲我的经历。我上个学期在伦敦的UAL交换,圣马丁(是的就是那所服装系蝉联所有排行榜第一的传奇学校)的建筑专业,我换了专业,所以交换过去是大一,也就是他们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的经历只代表英国这一派的学校(美国我面试之后,发现在很多方面的差异实际上非常大)。
开学前20天左右,我们收到了第一次作业的邮件(相当变态,开学前就开始做作业)Drawing的练习。作业要求翻译成中文大致是:动态人物写生,带场景,尽量多人组合。特别注明:打电话,看书等动作幅度比较小的不算,不允许拍照再画。在圣马丁这种作业一般起交量是A4一本,也就是20张左右。这是建筑学专业的作业,而且是大一新生开学。这种作业估计中国考前班磨砺一年的学生看到都头疼。
顺带介绍一下英国艺术基础教育的情况。英国的高中一般很少包含艺术类的课程,我问过的很多人是说没有。但要报考艺术类专业同样是需要作品集和面试的。于是,这些大学级别的艺术学院就会开办一些Foundation课程,实质就是国内的考前班,只是是由大学来开设(中央美院好像几年前停掉了)。这样的课程主要就是教基础的绘画知识以及创作的思考方式(根据报考的专业有极小的差异)。但不是所有人都会上这样的培训,因为即使上了,对于很多名校的录取率也是很低的,多低呢?就圣马丁的建筑来看(平面,工业设计会相对好进一些),100人左右的班可能就3个人(3人中还有两个最后实际去了AA),服装就更变态了。英国本科3年,Foundation就相当于把其他国家第一年基础部功能给取代了(大一基础部这种教学模式是美国学校开始的),但实际上其变成考前班后效率是相当之低,后文再说。
我和你一样也好奇,这么传奇的学校,学生究竟是什么水平?开学第一天下午,我们把桌子拼了一长条,70个人把自己的作业放在桌前。(手机丢了,我随便盗几张老师拍的照片)
<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1.zhimg.com/50/900bc04e17f6e8153924aeed79a2eb9c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00bc04e17f6e8153924aeed79a2eb9c_r.jpg"><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ba10ae1dfde473f28db9ef3534353f16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a10ae1dfde473f28db9ef3534353f16_r.jpg"><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2.zhimg.com/50/721f4ebbc71575e804aac19a6004e1d5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21f4ebbc71575e804aac19a6004e1d5_r.jpg"><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2.zhimg.com/50/a227f8be8786e1f3157f37a909476bb5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227f8be8786e1f3157f37a909476bb5_r.jpg"><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4.zhimg.com/50/be7159f8f7933c7e1e2ed9b8b98082ef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e7159f8f7933c7e1e2ed9b8b98082ef_r.jpg"><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4.zhimg.com/50/03cfa2a3082b9cc6b0fab42d14405eeb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03cfa2a3082b9cc6b0fab42d14405eeb_r.jpg"><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3.zhimg.com/50/92d79d634346026a23aa9df99e458fd6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2d79d634346026a23aa9df99e458fd6_r.jpg"><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0cc6e6eb9dceaef5996bf34aa6d5a1c2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cc6e6eb9dceaef5996bf34aa6d5a1c2_r.jpg"><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1.zhimg.com/50/8ee7e424b41e014ae3628374eb3b8230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ee7e424b41e014ae3628374eb3b8230_r.jpg">全班同学都震惊了,我擦,这真的是同一个作业吗????(其中有一张是我的)全班同学都震惊了,我擦,这真的是同一个作业吗????(其中有一张是我的)
类似第三图这种超写实,实际上还有好几个人画,只是很可惜我在老师的相册里面只找到一张。
<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2.zhimg.com/50/721f4ebbc71575e804aac19a6004e1d5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21f4ebbc71575e804aac19a6004e1d5_r.jpg">能达到这种水平的超写实在西方学生中是非常多的。留心一下每年招生季,招生的Facebook,有无数的学生捧着这样的作品问老师,我能进吗?如果学校愿意,它可以只录取这种绘画水平的学生,选择余地同样很大。这的确是绘画的功底扎实,而且这种学生之后的作业很容易做的非常出色,即使设计专业也是如此。能达到这种水平的超写实在西方学生中是非常多的。留心一下每年招生季,招生的Facebook,有无数的学生捧着这样的作品问老师,我能进吗?如果学校愿意,它可以只录取这种绘画水平的学生,选择余地同样很大。这的确是绘画的功底扎实,而且这种学生之后的作业很容易做的非常出色,即使设计专业也是如此。
<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1.zhimg.com/50/8ee7e424b41e014ae3628374eb3b8230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ee7e424b41e014ae3628374eb3b8230_r.jpg">但为什么还要招这样子的学生呢?或者你看前面那些画,大部分人从来都没有画过人,甚至有些学生都没有打算去尝试,直接用照片,用物体。大家也没有学过结构,也没有写生过人体(我可以肯定有人都没画过画),这样的作业有意义吗?
但为什么还要招这样子的学生呢?或者你看前面那些画,大部分人从来都没有画过人,甚至有些学生都没有打算去尝试,直接用照片,用物体。大家也没有学过结构,也没有写生过人体(我可以肯定有人都没画过画),这样的作业有意义吗?
请再上滑去看看Drawing的意义,对应到这几幅画,你又会如何评价?(忽视我那张乱入的,相比之下不是一张合格的作品)
今天国内很多人(甚至包括业内人士)还在把“真不真”作为一个评价标准,不用解释“结构对不对,多长时间能画的相对完整,光影对不对......”这些都是“真不真”的外衣。自照相技术发明那天起,这就注定不会是一幅画的评价标准之一。
现在来看,英国有像国内一样系统的Drawing课程吗?(我认为一个系统的Drawing课程至少包含静物、人体的写生与临摹,而且应该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相互的评价之下进行)
答案是没有的。即使你看Fine Arts的课程也一样,搜一搜圣马丁大一Fine Arts的展,平面绘画都很少,基本是装置和立体雕塑,少量是行为艺术。
你会问是不是这部分的教学是在Foundation完成的?可以这样说,但你看看上面的图,其中大多是上过Foundation的。
我要再讲一次那个故事:开学当天,有学生问:“要怎么提高Drawing的技能?”系主任回答:“Practice!”
到这里这个问题基本讲清楚了,你可以打开《素描的诀窍》,然后边看边开始Practice了
------------------------------------------------------------------------------------------------------------------------------------------为什么Foundation了一年,大家的Drawing技能没有多少提高呢?因为在这些学校看来,这种技能根本不必费时间教。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多,自然而然就会有提高。Drawing的问题就那么几个,翻哪本书都差不多,不懂看书就好(国外教材大多靠谱,国内靠谱的人不会费神写这种基础教材的)。美术馆大量的藏品,喜欢什么风格,带上本子去临(我不会画手,就去National Gallery一个下午,顺着把觉得塑造的好的手临一遍,第二天再去临脚和衣褶。这点可能就是国内比较劣势的地方了)。松散的Foundation状态下真的有人玩了一年。国内奉为至高无上的所谓抓型,结构,质感等等技能,在如此大的作业量下(一般情况那种sketch book也就是这边所谓的Research,所有专业无一例外一个月基本要交一本),你觉得需要,几年就掌握了。至于课堂教学在学什么,这与本题无关,不论述。
----------------------------------------------------------抒情分割线----------------------------------------------------------------
我要续一个非常个人的结尾。我要讲讲我最喜欢的一张作业。作业要求是这样的:给了我们一张地图,是一个市场(类似于我们农村赶集的一个定期开放的路边摊),我们要去这个市场买一个不超过5镑的东西,然后研究它,用15张画表现研究成果。
<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480" src="https://pic3.zhimg.com/50/92d79d634346026a23aa9df99e458fd6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2d79d634346026a23aa9df99e458fd6_r.jpg">这组画是我们学习委员画的(类似国内班长,负责班级各种日常琐事)。他随身会带着十几个色的儿童画彩笔,而且会用那样的笔做笔记。他的Foundation是在UAL的Wimbledon读的,这个学院以Fine Arts和舞台美术专业见长。
这组画是我们学习委员画的(类似国内班长,负责班级各种日常琐事)。他随身会带着十几个色的儿童画彩笔,而且会用那样的笔做笔记。他的Foundation是在UAL的Wimbledon读的,这个学院以Fine Arts和舞台美术专业见长。
很可惜我找不到他那次作业的图了,但是风格、感受和上图类似。我们当时小组互评,看见他的作业时没人知道画得是什么,全是非常凌乱线条(几乎没有色调,各种色彩都有?)或者各种色块。只有一张略微有个超人的形状。
那么他研究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一张硬壳包装纸,上面有一个蜘蛛侠,类似下图:
<img data-rawheight="900" data-rawwidth="1440" src="https://pic4.zhimg.com/50/f8437268d86437e2548d8c39161b77c7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8437268d86437e2548d8c39161b77c7_r.jpg">当然那张包装纸颜色比这个凌乱粗糙多了,上面某处应该印着made in China。
当然那张包装纸颜色比这个凌乱粗糙多了,上面某处应该印着made in China。
就他的作业评分,我和小组同学吵到下课,即使当时英语水平,可能同学根本听不懂我说什么。
同学一致认为按照作业标准这个作业应该得低分,我说他的画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抓住了物体带给我们的最直观感受,并且用画面给了我们相同的感觉,这难道不是视觉艺术的追求吗?
最后小组投票表决,我输了。
我后来一直在想儿童画和很多抽象作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我们看幼儿园小朋友们画”爸爸妈妈“:妈妈就是长头发,爸爸比妈妈高,妈妈穿着裙子,四肢就是四个长条,脑袋就是一个圆圈放在身子上......你可以说结构不对,比例不对,没有光影等等,但是你知道这是人。这就是人,或者爸爸妈妈这个形象给我们的直观感受,我们会记得手指如何精巧的连接,盆骨如何微妙的支撑吗?
我们刻苦练习,经过多年学习之后掌握了各种技法,使我们的画”真实“”漂亮“。每次开始绘画,我精细的考虑构图,形状,黑白灰,光影。很多时候画到一半,我会感觉很失落,我实在记不起当初我为何开始,我该在什么位置加重笔墨,来引起共鸣。我们早就忘了当初看到这个物体的第一感受,或者我们早已习惯忽略这种感受了,这种感受片面、”不真实“。
所以我一直记着这幅作品。真正最难实现的:不是表现了某种思想,而是引发了相同的感受,更难得的是加强了这种感受。
这也是UAL教会我的一个原则:不论用任何形式、手段、媒介,去带观者体验你所要表达的想法。
后来,我们有一个作业,很长一段时间纠结于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平面绘画手段表现气味?大讨论之后,系主任是这样说的:”你们想想动画片里,是怎么表现闻到香味的?那会是一阵有着优美曲线的烟雾,有时还带着手,勾勾你鼻子。然后主人公就随着手指,飘到了窗台的蛋糕边
素描培训线下课在不同地方都有提供。你可以在艺术学校、艺术培训机构、美术馆、社区艺术中心等地找到素描培训线下课程。一些大学也可能提供素描课程。你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或者咨询当地的艺术教育机构,获取更具体的信息。通常,这些课程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技能水平进行分类,并提供不同级别的课程选择。这样的培训课程通常由专业的艺术老师授课,他们会教授基本的素描技巧、线条表达、阴影和光影等技能。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练习不同主题的素描作品,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艺术感知力。
素描培训的线下课程通常在美术学校、艺术培训机构、画室或者一些专业画家的工作室中进行。这些课程通常由专业的艺术老师或画家来教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
在大城市中,素描培训的线下课程相对较多。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或咨询朋友、艺术爱好者等了解当地的艺术培训机构和画室,了解他们是否提供素描培训课程。
一般情况下,素描培训课程的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可根据学生的日程安排来选取合适的班级。课程内容可能包括素描的基本构图、线条的运用、阴影和明暗表达、透视等方面的教学。学生可以透过绘制静物、人物、风景等不同主题的练习来提升技巧。
线下课程的具体地点和费用会根据不同的培训机构和画室而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提前与相关机构进行咨询,了解课程时间、地点、费用以及教学内容等信息,并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课程。
首先我的观点艺考并不是捷径。现在有很学生开始学艺术,走艺术这条路能上更好的大学,确实比苦学文化课轻松一点,但是轻松容易不代表它就是捷径,举个例子来解释。你在学校的成绩四百多分,数学九十多语文九十多英语七八十,文综一百多,那你从这个分数开始继续往上学,你想要提升到五百多分需要多长时间,保守估计几个月多吧。而且是要每天不停从头学到晚,如果你保持你的文化课,选择学习艺考,每周两个小时,考试前集训一下,折算一下能帮你提升一百多分吧。什么概念,河南分数,一分一千人,你花了那么长时间学文化课提升的分数能提升这么多吗?先不说,那种苦一般人谁坚持的下来,提升的又多又省力,艺考生竞争压力比高考生小多了。而且这是一方面,学习艺术只用你每周抽出一点时间,比高考提前五个月考试,每种正常的学习加上最后五个月文化课的冲刺,又能提升不少分。所以艺考和高考是不冲突的,总有的家长觉得学习艺考是不务正业,那为什么艺考生的升学率比纯文化考生的升学率要高很多呢。要真是要努力学习那么长时间却考不过身边的艺术生,那岂不是很打脸。但是艺术虽然花的时间少但是也是需要付出努力去学习的,但确实比文化课要轻松一点,看个人的条件,一般经过机构培训之后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不过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不是说报了艺术就能随便上大学,那对一些学生又是不公平的。好多人说高考是不公平的,但其实高考是尽可能对大多数人公平的,而艺术能帮你弥补这一点。。其次呢,艺术作为一种技能或者特长又或者是吃饭谋生的手段都是可以的,加入对播音编导空乘模特感兴趣又或是想以后从业这方面都是可以学习艺术的。补充一下不是只有三四百四五百分的学生才要去学习艺术来帮助上大学,艺术它是一个翅膀,能帮助所有学生更上一层楼,身边有一个例子,一个女生学的播音,高考考了六百一十多,艺考随便一考,国内顶尖的招收艺术的学校随便选,要是光凭文化课确实也可以走本科,但选择确实有限的,配合上艺术,那选择面会被放大好多倍,而且就算不满意艺术类学校,也可以走文化课,多一条路多一个选择总不会错。
先说学美术并不是走捷径。说说大家为什么会觉得学习美术或者学习艺术是走捷径,因为文化课的成绩相对于一般学生的成绩可能会稍微低一点,举个例子,大概就是普通学生需要600分才能上北大清华,但是艺术生300分就可以上北大清华,所以大家才会觉得学美术是一种捷径。
捷径是什么?就是本来大家都要很辛苦考600分,但是美术生不需要专业课成绩多好,文化课300分就可以达到大家600分才可以上的学校,这是捷径。但美术生的竞争相当残酷,专业课的成绩想要好也很难。
说说美术生的辛苦吧。
第一点学画画的辛苦。大家都知道学习文化课的辛苦,但学习画画也很辛苦,首先要学习画画的相关理论,而且需要一幅幅画去创作,每完成一个作品都需要几个小时的付出,而且还是需要你坐在那一动不动几个小时,因为有时候画画是一件需要灵感的事情,艺术上的事情,大家的压力会更大。而且美术生全部都要去写生,他们的材料盒很重,写生也很辛苦。需要背着十几斤的画板和材料移动。况且除了这些体力上的辛苦,还有脑力上的辛苦。因为学美术是学习艺术,艺术是痛苦的,尤其是没有天赋的人,更痛苦。第二点竞争十分激烈。举个例子,给普通学生准备的学校有很多,比如说有重点大学,有职业大学,大家有很多选择,但是美术生的学校选择并不是很多,而且每个学校都需要重新考试,需要适应学校的风格,艺术是一件比较主观的事情,也许你的风格适合这个学校,但是不适合别的学校,这就让路变得很窄,很危险。最终为了有学上,大家都会妥协,选择一个没有那么匹配自己成绩的学校。普通学生只要经过高考这一次就可以了,不过这不是说普通学生不辛苦,竞争不激烈,只是各有各的难处。第三点经济上的压力。学习油画的大家,颜料十分昂贵,还有画笔和画纸,普通人家的学生可能学不起。其他的画,也需要去上课,老师们的学费很昂贵。况且如果想考上比较好的学校,还要去学习这个学校的一些专业知识,这都需要你花钱。
大家要有一个最基础的想法,任何一个专业都没有捷径。即使是个天才,如果想得到一些成就,也需要付出努力,相对来说只是天才可以付出的少一点,普通人要付出的多一点罢了。多点理解,每个专业都很辛苦,美术生也很辛苦,体育生也很辛苦,舞蹈生也很辛苦。
想学好设计的朋友可以看下这个
一、 云琥在线
先来推荐一个知名度较小的网站,相信听过这个网站的朋友目前不多,但在小编看来是功能齐全人性化,页面设计不错的网站。首先这个网站主要是做在线教育的,听到这里先不要觉得是广告,里面免费与收费课程都有,而且质量都非常高,看每一节都是真在能学到东西,挺适合爱学设计的朋友。网站里有一个模块小编是特别喜欢的,有很多学员的作品在上面展示,水平各异,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提升自己是非常有帮助。而与大多数设计网站不同,云琥在线自带私单模块,就是说在上面直接可以做私单啊!对于还在学设计的朋友与在职设计师真的是一条不错的获得零花钱的渠道。
二、 Behance
这是一个国外的网站,网速不好的朋友就不推荐了,Adobe旗下的设计师交流平台,世界各地设计师在这分享作品,作品比著名的设计师作品分享平台dribbble更全面,可以在上面看到大量优秀的作品。看着大神们的作品临摹学习能快速提升自己设计能力,没灵感也能在上面找到大量素材,是比较实用的网站。但是该网站功能还是比较少的,除了看作品其他都很薄弱,而且是外国网站几乎是全英文的,对于国内的小伙伴是有点不友好。
三、 Pexels
同样是来自国外的网站,不过使用简单国内小伙伴可以完全放心用,一个综合性免费图片下载网站。设计师找图片素材最忌惮的是什么?当然是版权问题了,像字体一样一不注意使用了别人带版权的素材,不光是自己设计白费了心思还需要赔偿一大笔费用。这个网站上的图片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免费使用的,不用担心版权的问题,简直是广大设计师的福音。
有道理。网上也有许多课,可以自学。另外给你些结论:
1.零基础的、没钱的,就别浪费热情画油画了,不如,来个国画和水彩实在;
2.没时间的、没老师的、就别浪费精力自学素描了;坦率说,学素描不难。但需要很好的老师,和大量整块时间,否则啃不下来。
3.高考培训班为啥不好呢?
学素描需要很好的老师,其实很多教高考的老师素描都很厉害。但找他们很尴尬,因为他们工作性质和压力,你不是应考生,极大可能会被敷衍。但如果你伪装成艺考生去学呢?又容易掉另外一个坑里,这是因为:为了批量教学降低成本,为了快速出成绩。高考培训是有自己的模式的。
4.零基础不一定从素描入门,如果自己学,就练速写练线稿!这个速写准确来说是“学会用体块概括一切具象事物,并用线来主观表达!”如果自己学,就练速写练线稿!
有什么东西是美术生越早知道越好的?
1.美术生的身份不仅仅是让你上大学途径改变,你的可选方向也少了。比如医学类司法类金融类,你报名的时候可能很难看到相关专业。
2.学美术参加高考,集训烧钱只是第一步,到了大学阶段你会发现各种材料费会让你心态爆炸。
3.除了八大美院和名校出身别的都基本凉凉。因为美术生大学阶段的主要方向还是设计的多,纯艺和教育等只是少数。而设计作为源头产业,他们只要有工作经验和高学历的。(说平面设计的见下一条)
4.你大学四年学的东西可能是有些机构的技能培训,比如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等。你别说你学了设计史设计概论这个美学那个美学的,不好使,甲方只看结果,对胃口了你就是坨奥利给他也是美的。
5.作品集真的很重要。无论是设计,纯艺,表演,师范。你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你的印象,不要做完了一个方案就放一边了,一定要整理起来。
6.如果你选了当代艺术这样的专业,以后主要就是艺术家路线和相关学者路线了,如果没这个打算,请自学平面设计,我想你的当代艺术基础可能会有这么一丢丢的帮助。
7.请教问题或者发布画作的时候一定要谦虚,能来看你画作的只有本行人和外人,本行的总能挑出各种专业的刺,而外行的除了哇好厉害就是哇好丑啊。(如果你自成一派威名远扬当我没说)。
8.不要妄想成为莫奈毕加索那样的大师,因为那样你可能会被送到精神病院去。
9.没点家庭底蕴或人脉关系请避开纯艺路线,你画的再好可能没人家“大师”用头拱出来的值钱。
10.尽量去京津冀江沪浙和珠三角地区,别的毕竟无论是设计还是纯艺,都是有钱人玩的玩意。(你就是做美术培训也是经济发达的地方生源好)
给高二的美术生一些建议,以下六条建议,希望你能认真阅读。
一:文化课文化课是许多美术生的软肋,但是如果成为你的优势,对你未来有很大的帮助,艺考向来是靠两条腿走路,哪一条出现问题都走不好,尤其美术的最终成绩,有一部分运气成分,但是文化课的对错界限划分的很清晰,会一道题就多考一分,评审老师不会因为不喜欢你的答题风格而不给你分数。
二:听画室老师话我说的听话不是他说的什么话都听,他让你回家,你还真回家啊。而是对于专业课的学习,老师的话常常是有用的,经常有许多同学问我,学长学长,我们画室老师还不让开色彩课怎么办?或者学长学长,画室老师不让临摹这种风格,等等这类问题,要相信老师的教学计划,你可以制定自己的小目标,但是老师让画素描,你偏要画色彩,老师让打基础,你偏要临摹大师,这就不对了,不光学不会,还有可能导致老师对你失望,接下来教不教你就不一定了。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到最好,再说其他的,毕竟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会根据不同人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而你要做的就是一步步的把路走结实,只有这样才能考出好成绩。
三:正规机构这个是老生常谈,就好比就读名校的再差也不会很差,而在一般的画室,就很难考得很好,虽然这件事情不是绝对的,但是好的机构有好的老师同学,周围氛围好,教学质量也高,所以很多同学才千方百计的选择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学习画画。画室选择要实地考察,多加思考,学长送你十则锦囊妙计。
四:学习方法美术学习是有方法的,不是绘画24小时就能画好,带着脑子去画画才能进步更快,理解老师讲的内容,多看优秀同学作品,寻找差距,时不时也可以看一些大师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避免闷头画画的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求助老师,哪怕老师一时忘记解答,也要经常向老师询问,把要学会的知识搞懂才是目的,不要一个人在那里钻牛角尖。
五:保持心态心态这件事情,你现在可能不太懂,等到了集训遇到一大堆问题,画得进步不了,平时压力大又没有人可以交流,处理画室关系等等,这些都有可能让人崩溃失望,想要放弃,这时很好的心理调节尤为重要,正视差距,正视老师的批评,不骄不躁沉着冷静的处理问题,才能打赢这一战。
六:劳逸结合画画是一场长久的战役,不是从第一天不睡觉就能成为超人,你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别人画画你画画,别人休息你休息,你不能按着别人步伐走。就像有的人天生晚上效率高,有的人偏偏早上行,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目标,制定详细学习计划,不管别人怎么说,千万不要打乱自己的节奏,最重要注意劳逸结合,多熬夜不见得考的好,熬夜多了脑子还容易不灵光。
如何选择画室
锦囊一、不要只听地方老师推荐,自己多去看看适自己的。原因:很多画室和地方老师都是合作关系,所以被推荐的画室时候适合自己要长点心
锦囊二、不只看环境,只要是安全和基本卫生就可以。原因:很多大画室很有钱,但是教学不咋滴,所以会有很豪华的装修,但很垃圾的教学,正中家长和部分挑剔学生的下怀。
锦囊三、不要只看画室墙上镜框里面的画,一定要去教室里看看画板上的画。原因:不必多说,大家都懂~
锦囊四、临近下课的时间段去看画室,可以看出一个画室的学习氛围和管理素质。原因:如果快下课了,教室里的同学都井然有序的画画,那说明学生素质、学习氛围、老师都很负责任。如果是下课前窃窃私语,蠢蠢欲动就说明平时的管理较为松懈,学生的学习氛围不够→_→
锦囊五、不要只看印刷宣传上的成绩原因:建议去画痨群里问问考过的学长学姐打听一下去年这个画室得实际成绩,上一届的同学比较清楚自己的同学具体考的如何
锦囊六、问清楚自己去的班级是什么教师结构,是不是助教带。原因:很多画室都是挂羊头卖狗,说好的名师教课,实际就是名师来转转。学生交了名师的学费,却让助教来交。
锦囊七、问清楚是否还有二次费用,比如设计课,协议费用。原因:很多画室的惯用计量。。。先用低价吸引你进来,后期告诉你设计课晚上要再交钱,想去好班还要再交钱。。。问清楚画室擅长的考学成绩,没有任何一家画室是万能的。
锦囊八、问清楚设计课程是画室自身团队还是外包团队。原因:很多机构由于自己的考某类学校的人数较少,所以为了省钱,设计课就外包给流动的设计团队来做,考好了算自己的,考不好就怪人家教不好,自己没责任。
锦囊九、要清楚成绩是否是和其他画室合作共享的。原因:很多画室为了让人感觉你自己的成绩多,就和其他的机构合作,一致达成考上的学生是共同教出来,这样就可以将别人的成绩自信的写在脸上。
锦囊十、问清楚去年的画室口碑老师是否有离职的情况。原因:切记,选画室不是选空品牌,而是教你的老师!最好去画痨群里问清楚去年的学长学姐他们所在的画室哪些老师教的是真的好,这些老师今年时候已经跳槽离职。
学画很累,希望可以帮到你。